發布時間:2025-07-16作者來源:金航標瀏覽:605
藍牙耳機、藍牙手表、藍牙音響、藍牙鼠標...越來越多依托藍牙技術的產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說到藍牙,就不得不提及藍牙的歷史背景,為什么會產生藍牙這個東西。在藍牙以前,設備之間只能通過繁瑣的線纜連接實現通訊。比如90年代初,任天堂推出了一款掌上游戲機,Game Boy,那個時候有些游戲是支持聯機的,但是只能通過線纜連接。
若干年后,彩色版的Game Boy Color問世了,GBC搭載的是紅外通訊端口,紅外通訊作為光通訊的一種,缺點明顯,距離短并且會被障礙物阻擋。別說這些產業了,就說個人都會覺得這種通訊模式十分麻煩,不便利,受限多,用著不自在。
在1998年,瑞典通訊的巨頭,愛立信公司聯合諾基亞、東芝、IBM和英特爾等五家[敏感詞]廠商成立“特別興趣小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即藍牙技術聯盟的前身,旨在開發一個成本低、效益高、可以在短距離范圍內隨意無線連接的藍牙技術標準。1999年下半年,[敏感詞]的業界巨頭微軟、摩托羅拉、三星、朗訊與藍牙特別小組的五家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藍牙技術推廣組織,從而在全球范圍掀起了一股“藍牙”浪潮。
全球業界開發一大批藍牙技術的應用產品,使藍牙技術呈現出極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并預示著21世紀初將迎來波瀾壯闊的全球無線通信浪潮。
藍牙技術變遷歷史
第一代藍牙:關于短距離通訊早期的探索,使用的是BR技術,此時藍牙的理論傳輸速率,只能達到721.2Kbps。第二代藍牙:新增的 EDR(Enhanced Data Rate)技術,使得藍牙設備的傳輸率可達 3Mbps。第三代藍牙:核心是 AMP(Generic Alternate MAC/PHY),這是一種全新的交替射頻技術,支持動態地選擇正確射頻,傳輸速率高達 24Mbps。第四代藍牙:主推” Low Energy”低功耗, 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功能。第五代藍牙:開啟「物聯網」時代大門,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備更快更遠的傳輸能力。
說完這么多藍牙的相關歷史知識,藍牙發展至今,作為一名測試人員,每天在和手機手表等智能產品打交道,如果讓我們測試手表的藍牙模塊該從何處入手呢?今天從最近負責藍牙的重點測試項,來大家分享下藍牙中一項比較特殊的測試。
藍牙的拉距測試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家中大掃除,忙完過后找不到手機了,一轉頭就忘了手機放在哪了,這個時候,手表就有一項功能十分實用,“找手機”,這個功能可以通過藍牙使手機發出振動和聲音,幫你快速找到手機。
可是當我的手表與手機隔的太遠藍牙斷開了怎么辦呢?又或者說在一些[敏感詞]情況下藍牙斷開呢?為了探索這一極限距離,我們必須展開了一項針對性測試:藍牙拉距測試。 藍牙拉距測試,即測試手表手環在不同場景下,與手機發生斷開連接的最大直線距離。我們需要選擇不同的環境下進行,例如室外空曠環境、室內環境、藍牙設備復雜環境、居家環境等。通過藍牙連接拉距和藍牙通話拉距兩個角度,進行斷連回連的測試,這樣基本覆蓋了用戶的大部分使用場景。旨在測試手表與手機的最大有效通信距離以及在信號較弱時的穩定性表現。環境、角度都有了,那工具呢?很簡單,只需要一個支架,一個滾輪,一臺手機,一臺手表即可開始測試。推著滾輪開始移動,走直線,直到手機藍牙發生斷開,記錄此時斷開的距離。聽著很簡單吧,那么可以開始拉距了,走走走!
在室外的環境下,有時候它能走到600m甚至700m都不斷開(測試的時候就心想趕緊斷啊,夠了夠了,性能溢出了!)。通話拉距的表現也是十分優秀,完美滿足了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除了藍牙連接拉距外,藍牙對講拉距,是拉距測試中一個非常有趣的測試。
藍牙對講拉距
首先,說起對講,很多人都聽說或使用過,是一種短距離溝通、簡單有效的通訊工具。例如樓宇間、[敏感詞]酒店、小區安保等場所都會使用對講機。
利用藍牙無線技術進行通信,通過藍牙連接兩個或者多個設備。但受限制與藍牙技術的有效傳輸距離,藍牙對講的通信范圍在幾十米至幾百米之間。適合用于小范圍之間的通訊。如摩托車騎行、戶外運動、登山、滑雪等場合,方便快速使用,特別是在不方便操作傳統對講機的情況下(例如騎行時)。
但如此一來,如何判斷我們的設備是好是壞呢?帶上自己的藍牙對講設備,與我一起進行愉快的藍牙對講測試吧!
對講分為說話方與接收方,在測試藍牙對講設備時,設置說話方在固定地點,選擇一處“風水寶地”,保持不動。接收方在收到語音提示后,面向說話方并開始后退。 通過觀察音質變化來判斷卡頓發生的距離,記錄下出現卡頓時的距離作為“卡頓距離”。接收方繼續后退,直到藍牙信號完全斷開,無法接收到聲音,此時的距離即為“斷連距離”。
對講拉距測試環境
現在,你已經學會了藍牙對講拉距了,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點,例如:空曠環境、辦公室穿墻環境、地下隧道環境、樓宇環境之類。重復上述步驟吧!1、穿墻環境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較多的建筑中,墻體密實且含有大量金屬,藍牙信號會受到較大阻礙。即便保持相同的測試姿勢和操作方式,信號的有效距離也可能大幅縮短。在這樣的環境中,藍牙對講設備的音質通常在幾十米范圍內開始出現卡頓,甚至可能在更短的距離內就斷連。因此,選擇測試場地時,建筑的材質和空間布局是影響藍牙信號傳輸的關鍵因素。
2、空曠環境與此相對,在開闊的室外環境中,藍牙信號通常能夠無障礙地傳播較遠距離,信號穩定性較好。在這種場景下,即便繼續后退,音質仍然能夠保持清晰,直到達到藍牙設備的最大有效距離才可能出現卡頓或斷連現象。這種測試能夠幫助我們確認設備在理想環境下的工作范圍。
3、濕度環境除了場地因素,天氣條件同樣會影響藍牙信號的表現。即便在相同的場景和姿勢下,天氣變化也可能導致不同的測試結果。例如,較高的濕度或低溫環境會增加空氣中的水汽,影響信號傳播,導致卡頓或信號衰減加速。此外,大風天氣或雷雨天氣等[敏感詞]天氣可能會引發電磁干擾,從而影響藍牙設備的通信質量。雖然拉距很累,日常2w+步數,但沿途的風景也是十分美麗的。
4、天線角度通過一、二兩點的測試方法,我們已直觀感受到藍牙對講設備在不同環境和距離下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由不可避免的環境因素造成,但我們是否能通過調整設備的傾斜角度來改善對講距離呢?答案是肯定的。
藍牙設備通常內置天線,而天線的方向直接影響信號的傳播效果。如果設備天線與接收設備之間的對準角度不佳,信號傳輸效率會顯著降低。當設備的角度發生變化時,信號的傳播角度也會改變,可能導致信號被反射、折射或吸收,尤其是當設備靠近金屬物體或混凝土結構時。因此,在測試過程中,建議說話方的藍牙設備屏幕朝向接收方或朝上放置,這樣可以避免信號受到金屬物體或混凝土的吸收和折射,從而保持信號的穩定性和傳輸距離。通過合理調整設備的角度,可以有效優化藍牙對講的信號質量和有效通信距離。
對講Mesh組網拉距
講到這里拉距似乎就可以完結了?NO! 對講不僅僅局限于兩個人,我們還將進行多人對講。關于多人對講又有哪些測試注意點呢?
圖4.mesh組網基本原理多人對講測試過程中,設備之間的延遲和同步問題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測試結果!測試過程中,確保組隊人數一個都不能落下,時刻觀察在線人數。我們舉一個四人Mesh組網的案例:我們將四個參與者簡化為A、B、C、D。A設備固定不動,屏幕朝向D。B、C、D三人同時后退,找到一個最大距離,此時BCD設備顯示在線人數為3。接著,BCD三人略微前進,設備顯示在線人數恢復為4。隨后,保持B設備不動,C和D設備重復前進和后退的過程,直到D設備出現卡頓,記錄此時的卡頓距離。最終,當D設備顯示在線人數為1時,記錄此時的斷連距離。
通過這個四人Mesh組網的案例,可以總結出測試時應注意設備定位與移動模式、在線人數監控、最大可連接距離、卡頓與延遲測試、斷連距離、環境干擾以及測試場景的多樣性。在測試中,需明確設備的起始位置、移動方式以及實時監控設備的連接狀態,通過逐步增大設備間的距離,記錄在線人數變化、卡頓和斷連現象。
總結
講了這么多,想必你一定已經初步了解關于藍牙對講拉距了吧。帶上測距儀,跟隨我一起踏上拉距之路吧!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冷冷寒冬,我們拉距工程師日均2w步從未停歇,旨在提供更[敏感詞],更直觀的數據,為客戶提供可靠保證,為產品的藍牙質量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本文采摘自湛騰科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金航標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 粵公網安備440300020073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