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7-18作者來源:金航標瀏覽:838
藍牙運行在2.4GHz的ISM頻段,這一頻段與2.4G WiFi所使用的頻段相同。不過,經典藍牙和BLE藍牙在信道數量、信道帶寬、跳頻方式以及信道用途等方面有著明顯不同。接下來,我們會對藍牙的信道、跳頻情況以及信道選擇算法進行介紹。
經典藍牙信道帶寬 1Mhz,從信道 ch0~ch78,合計共 79 個信道分布在 2400 ~2483.5 MHz(ISM)頻段。
在未連接前,經典藍牙使用的是79個信道中的32個信道進行廣播和配對(Inquiry Scan/Page Scan 階段)
配對連接成功之后,則會使用全部 79 個信道,包括控制包和數據包都通過這 79 個信道交換。
在經典藍牙中,信道分為 5 類:
|
|
|
|
---|---|---|---|
Inquiry Scan |
|
|
|
Page Scan |
|
|
|
Basic Piconet |
|
|
|
Adapted Piconet |
|
|
|
Synchronization Scan |
|
|
|
Inquiry Scan 通道的作用是用于設備被發現(被查詢) 的場景。
主要特點:
主要適用場景:設備廣播“我在這”,以供其他設備查詢時使用。
Page Scan 通道的作用是用于設備等待被連接(被尋呼)的場景。
主要特點:
主要適用的場景:從設備等待主設備發起連接。
Basic Piconet Channel是設備連接成功后,用于主從之間數據傳輸的主要物理通道。
主要特點:
主要適用場景是:連接狀態下的正常通信。
Adapted Piconet 通道是 Basic Piconet 的一個變種,適用于跳頻受限環境(如 Wi-Fi 干擾)。
主要特點:
主要適用場景:存在2.4GHz 環境有干擾時的通信場景。
Synchronization Scan 通道用于支持同步從設備(如耳機、音箱)保持與主設備的同步,尤其是在廣播傳輸時。
主要特點::
主要適用場景:單向廣播同步,如廣播音頻等。
BLE藍牙為了更好地適應低功耗、低成本、小數據量傳輸的需求,以便能更好地適配物聯網設備,BLE藍牙在經典藍牙基礎上減少了信道數、增加了信道寬度。
但 BLE 藍牙在抗干擾性和數據速率方面有做了部分的取舍。
BLE 藍牙與經典藍牙都是工作在 2400 ~2483.5 MHz(ISM) 頻段,BLE 藍牙將 ISM 頻段分為帶寬為 2Mhz 的 ch0~ch39 共 40 個信道。
這 40 個信道編號并不是連續的。其中37、38、39 為廣播信道,分布在不同的位置。
為何 37、38、39 三個廣播信道會分布在不同位置?
主要原因是藍牙與 2.4G WiFi處于同一個工作頻段,為了盡可能地避免 WiFi 對藍牙的干擾,所以將三個廣播信道布置到了 WiFi 信道的"縫隙"中。
上圖可以看出 BLE 的37、38、39 信道,實際是分布在WiFi 1、6、11 信道的"縫隙"處。
當藍牙與 WiFi 在同一個空間工作時,從頻譜圖中可以明顯地看到藍牙的廣播信道頻譜。
隨著時間的變化,也可以看到一段時間上各信道的利用率。其中藍牙廣播信道的使用率還是挺高。
藍牙技術的發展從 BR/EDR(Basic Rate/Enhanced Data Rate) 到 BLE(Bluetooth Low Energy),其物理信道數量由 79個(在BR/EDR中)減少為 40個(在BLE中),在功耗、成本、信道重疊上有優勢,但在吞吐量、抗干擾方面又有明顯不足。
BLE 藍牙信道優勢:
BLE 藍牙信道劣勢:
簡而言之就是:經典藍牙使用 1Mhz 帶寬 79 信道,BLE 使用2Mhz 帶寬 40 信道。BLE 藍牙減少了信道數、增加了信道寬度,使得BLE藍牙在低功耗、低成本、小數據量傳輸中占據優勢,但在抗干擾性和數據速率方面又有所犧牲。
為了提高通信的抗干擾和提升頻譜的利用率,藍牙使用了 FHSS 和 AFH 跳頻技術
藍牙從一開始的1.0版本就有使用跳頻技術,當時使用的是 FHSS 技術。
FHSS 是一種擴頻技術,它通過在多個頻率信道間快速切換(跳頻)來發送數據,從而提高抗干擾能力和通信安全性。
FHSS 跳頻擴頻的優點
抗干擾能力強:跳頻特性使信號不在一個頻率上長時間停留,能規避某些短時干擾。
提高通信安全性:頻率不斷變化,監聽者難以持續跟蹤完整的數據流,提高抗監聽能力。
抗多徑效應:跳頻可以避免由于多徑效應導致的某一頻率點的嚴重衰減。
實現簡單、成本低:在早期硬件平臺上易于實現,對處理器和協議要求較低。
FHSS 跳頻擴頻的缺點:
容易跳入受干擾信道:跳頻是隨機或偽隨機的,可能跳到被 Wi-Fi 或其他設備強干擾的頻率上,影響通信質量。
無適應能力:不能根據環境自動優化跳頻序列,效率低于后來的自適應跳頻技術。
頻譜利用率不高:所有信道都參與跳頻,即使某些信道質量很差,也仍可能使用。
雖然 FHSS 能提高抗干擾能力,但在 2.4 GHz 頻段中,有很多其他設備(如 Wi-Fi、微波爐、Zigbee)也在使用相鄰或相同頻率,可能造成干擾。
為了解決該問題,從 藍牙 1.2 開始,引入了 AFH 技術
AFH 的核心思想是:
AFH 會檢測信道質量,自動將受干擾嚴重或質量差的信道從跳頻序列中排除,只在“良好信道”之間跳頻,從而提升通信質量。
AFH 自適應跳頻的優點:
避開干擾頻率:自動檢測和屏蔽受干擾或高誤碼率的信道,顯著提高通信穩定性和吞吐率。
與 Wi-Fi 等共存能力強:能主動避開 Wi-Fi 使用的 2.4GHz 頻段(如信道 1、6、11),減少藍牙與 Wi-Fi 的沖突。
動態適應能力強:能根據實時環境變化,更新跳頻序列,應對移動設備和復雜無線環境。
提高實際傳輸效率:由于減少了因信道干擾而導致的重傳,提升了有效數據速率。
AFH 自適應跳頻的缺點
實現更復雜:需要主設備監測信道質量、動態維護信道列表,增加了協議棧復雜度和資源消耗。
依賴主從協同跳頻:主設備做決策并同步從設備,若同步失效,通信會中斷。
受限于信道總數減少:剔除“壞信道”后,可用信道減少,可能導致頻譜利用率下降、跳頻圖變得不均勻。
FHSS 與 AFH的應用
在經典藍牙中,設備剛連接上時,使用的是Basic Piconet Channel 通道進行數據交互,實際使用的是 FHSS 跳頻機制在0~79信道之間跳轉。
如果開啟了AFH功能,藍牙模塊會去檢測信道的質量,將質量不好的信道剔除,也就是Adapted Piconet Channel 信道。它使用的是BR/EDR 80個信道中的部分信道進行數據交互。
在藍牙中,生成跳頻序列的算法有兩種:
[敏感詞]我們介紹這兩種算法在BLE中的使用。
在BLE通信中,設備通過跳頻(Frequency Hopping)在多個數據通道之間切換,以減少干擾并提高通信可靠性。
CSA#1和CSA#2定義了數據包應跳轉到哪個通道。
CSA#1 是藍牙早期版本(如 Bluetooth 4.0 及之前)中使用的信道選擇算法。
特點:
跳頻的公式為:
channel_index = (event_counter + hop_increment) % 37
hop_increment
為配對時選定的跳頻因子(范圍是1~36,不能被37整除)
上圖可以看出CSA#1算法跳頻的線性變化。
CSA#1優勢:
CSA#1劣勢:
CSA#2 算法在藍牙5.0 之后版本廣泛使用,旨在提高藍牙的抗干擾性和安全性。
特點:
算法大致流程:
event_counter
和 access_address
作為種子,經過非線性變換(例如基于 AES 的混淆函數)生成一個偽隨機數。
從上圖可以看出,使用CSA#2之后,信道跳轉是非線性的。
CSA#2優勢:
抗干擾能力強: 使用 AES 加密生成偽隨機跳頻序列,難以預測,抗干擾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頻譜使用均勻: 所有可用頻道使用更均勻,避免某些頻道過度使用,提高系統穩定性。
安全性更高: 序列與連接參數相關,外部無法預測,有助于防止干擾和嗅探攻擊。
支持動態黑名單: 可以動態地排除受干擾的頻道(結合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AFH)。
CSA#2缺點:
CSA#1 VS CSA#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有的無線設備,包括藍牙和 WiFi,都無法在發送數據的同時檢測當前信道是否繁忙,而是通過過往數據的收發情況進行分析判斷。
信道質量的衡量指標
藍牙控制器通過以下方式判斷某個信道是否“質量差”:
(1)包錯誤率(PER, Packet Error Rate)
(2)重傳次數(Retransmissions)
(3)接收信號強度(RSSI)
(4)信道利用率或干擾檢測
藍牙控制器維護一個信道分類表(Channel Classification Map),將信道分為:
藍牙主設備定期上報這個分類表給從設備,確保主從設備使用同一跳頻序列。
從藍牙聯盟官方網站上看,藍牙是有在規劃 5 GHz 和 6 GHz 頻段的使用,但是沒有給出明確的推出時間。
規劃5 GHz 和 6 GHz的目的是:更高的數據吞吐量、更低的延遲、更高的定位精度以及更好的共存性。
藍牙規范的推出,再到用戶能用的實際產品,中間會有個代差。可以確定的是,短時間內應該大家是還看不到 5 GHz 和 6 GHz 藍牙的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采摘自liwen01,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金航標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 粵公網安備44030002007346號